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15364594329

科技赋能丰收靠技不靠PG网站 PG电子天发布日期:2023-09-16 浏览次数:

  PG网站 PG电子PG网站 PG电子南京农业大学菊花创新团队在实验室对“太空菊”后代进行基因提取。 受访者供图

  跨地繁育草莓苗,可以让草莓提前10天成熟上市;备受学界关注的“太空菊”杂交种苗,在江宁湖熟茁壮成长;可以实现水稻全生育精准监测和精准变量施肥技术的“智慧稻作技术”正在江宁加快推广……

  作为制造业强区,江宁的农业同样表现不俗。近年来,当地以科技为核,构建起一整套从区级到国家级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农业深度拥抱信息化、智慧化,彻底告别过去“望天收”现象,真正实现“丰收靠技不靠天”。

  9月8日上午,一辆满载60多万株草莓苗的厢式货车,从约1000公里外的陕西洛南到达江宁禄口。这批幼苗在洛南被繁育到20厘米高,孕育出花蕾后起苗运出。60多万株幼苗中,有17万株被位于禄口街道的南京志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留下,其余将继续运往扬州等地。

  南京志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志清两个月前远赴洛南,学习繁育相关技术。“17万株苗要在两天内全部移植到70亩草莓大棚里,不然幼苗会干瘪、脱水。”赵志清介绍,70亩地分别属于当地6个种植大户,其中他家种植了25亩。

  这是江宁区首次规模化种植跨地繁育的草莓苗。受温度影响,南京本地草莓花芽分化一般要到9月下旬,而得益于当地夏天凉爽的气候条件,在洛南繁育的草莓苗可比南京本地苗早开花、早挂果、早上市10天左右。“头茬产量按每亩500斤、价格比后期价格高20元计,今年有望增收25万元。”赵志清笑着说。

  草莓苗跨地繁育技术是江宁区区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洛南工作站的自主创新技术,于2021年开展试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更是如此。”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全区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当地利用自身资源,从区级层面开始,分别在海南、洛南、新疆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利用地域、气候等差异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的跨地繁育工作,为本地大米、蔬菜、西瓜等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因子”。

  9月8日,南京农业大学菊花创新团队王海滨教授等来到位于江宁湖熟的南京农业大学菊花基地,对基地今年首次种植的“太空杂交菊”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和记录。“目前幼苗目标性状还不显,需继续观察。”王海滨说,这是基地最新应用的太空育种技术,即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返回地面后使用其培育作物新品种的技术。目前全世界只有中、美、俄三国可进行相关实验。

  湖熟“太空菊”是2021年被送上神舟十二号飞船的,次年4月在湖熟种下,这是国内菊花种质资源研发领域首次种植。当年11月,基地近20株“太空菊”成功开花。团队将其与其他特定方向的亲本杂交,得到“杂交种子”,种出眼前的“太空杂交菊”。

  南农大菊花创新团队的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团队收集保存菊花种质资源约5000份,在湖熟设有世界最大菊花种质资源中心;选育新品种400余个,使我国摆脱了对国外品种的依赖。

  2012年,南农大菊花创新团队急需在南京周边设立一个科研课题开展和落地的基地,江宁农业部门主动推荐湖熟现代农业示范园约200亩地块,成功引入该团队,包括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南京农业大学菊花创新团队带头人陈发棣教授在内的20多名科研人员长期驻点湖熟。2020年,基地成功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为全国首批、全市唯一。

  这成为江宁搭建更高层级科技创新平台和招引更高层次人才的“样板”。在机制、平台和政策助力下,江宁先后与南农大、省农科院等十多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吸引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沈其荣,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张绍铃等一批专家落地。

  有了高层级创新平台及顶尖农业人才,再加上新技术不断应用,江宁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加速成型。

  8月4日,水稻追肥时节,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朱艳教授带领智慧农业创新团队来到位于南京未来科技城的水稻科技小院,推广应用其研发的“智慧稻作技术”中的“水稻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

  “智慧稻作技术”集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5G、卫星定位等众多先进技术,曾连续入选全国十大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和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

  当天,研究人员根据大数据“智慧大脑”计算,针对当前田块开出精确追肥处方,随后工作人员把肥料装入无人机“大肚子”,开始了智慧化施肥。“长期以来,由于水稻规模化种植缺乏苗情实时快速诊断与精准施肥技术及配套的智能农机装备,导致生产过程施肥量偏大、作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团队相关负责人说,而采用智慧施肥新技术,可实现亩均增产约5.4%—6.9%、节肥约10%、经济效益提升10%以上。

  除了“智慧稻作技术”,近年来全国领先甚至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不断在江宁率先落地应用:由万建民院士领衔研发的最新重大成果——阐明水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相关研究,破解了水稻生殖隔离之谜,将率先应用于南农大土桥水稻实验基地;南农大菊花创新团队在全世界率先破译的六倍体栽培菊花基因组的研究成果也在湖熟落地……

  截至目前,江宁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累计包括1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个国家科技小院、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30个市级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基地及若干区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在该体系助力下,2022年江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99亿元,居全市涉农区县前列,江宁连续4年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