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15364594329

PG电子平台新型农业技术发布日期:2024-07-10 浏览次数:

  PG平台 电子PG平台 电子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型农业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PG电子平台新型农业技术(图1)

  由于缓控释肥料具有提高肥效、降低化肥使用量、减少施肥用工等等优点,在解决资源过度消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为“人类化肥工业的一次技术革命”,被誉为21世纪新型环保肥料,成为世界化肥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化肥工业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而诞生的。作为一项工业化产品,化肥工业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加剧了人类发展与社会能源之间的矛盾。

  由于传统化肥利用率低与施肥方法不科学等原因,这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也因化肥中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释放到空中或残留于土壤或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与此同时,化肥的施用也加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损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化肥工业的生产使原料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

  目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压力,同时,化肥生产所需的煤、气、磷矿石等大量资源的消耗,对国家的能源战略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带来巨大挑战。缓控释肥料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利用控制养分的释放时间与速度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这样就可使化肥的使用量大大降低,也就节约了大量的化肥生产原料,尤其是节约了那些不可再生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资源;同时,可减少氮素的淋失与挥发对保护大气和水资源,减少污染,尤其对解决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从国际上来看,1995年到1996年全球缓控释肥料消费量约为73万吨,并以每年4.5%-5.0%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全世界缓控释肥料占到整个化肥消费量的0.5%,主要用于园艺、苗圃、高尔夫球场等高价值作物及非农业领域。

  缓控释肥料在化肥中所占比重还很小,而绝大多数还用在非农作物上,这是由于缓控释肥料的生产成本太高的原因所致,这也正是世界上缓控释肥料研究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是制约其产业化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

  中国缓控释肥料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起步较国外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中国的缓控释肥料行业的技术研究领域已取得30多项专利,其技术途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无机类矿物材料包膜技术;二、有机高分子控释材料包膜技术;三、转化抑制剂的稳定氮肥;四、添加各种稳定剂型的长效碳铵;五、尿素涂层技术等。目前已经拥有山东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等30多家科研机构从事缓控释肥料的技术研发,以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创集团、上海汉枫集团等为代表的70多家企业从事缓控释肥料的生产及产业化发展,尤其是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建立起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缓控释肥料生产基地。然而还必须认识到,目前某些研究成果存在着工业化程度不高、创新点不突出、原创性不够、一些生产企业存在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品质量差、空炒概念等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缓控释肥料的关注度提高,各种技术工艺路线都有人从事研发,因此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在缓控释肥料国家标准尚未颁布之前,多种研究与探索对于中国的缓控释肥料工业的发展是有益的。课题组特别对由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同研发的缓控释肥料技术成果进行了重点研究。由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同研发的缓控释肥料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试制和开发出适合我国土壤、作物、气候等具体条件的控释肥新品种,并与其它先进的配套技术相结合,经组装、集成,以提升专用控释肥产品的科技含量。该研究着力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一是从技术方面着手,进行控释肥机理研究,保证技术的先进性,研制与开发的肥料产品必须具备自控功能才能使肥料释放与作物需求相一致,提高肥料利用率,使肥料产品成为高技术载体;二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尽可能降作成本,使之符合我国农业生产需求的实际;三是创新了控释肥养分释放机理与肥效评价的技术与手段;四是制定了控释肥产品的企业标准;五是改进了作物专用复合肥的配方与造粒技术,开发出控释时间分别为60天、90天、100天、120天、150天、180天、270天、360天以上等适合不同作物需要的控释肥系列品种,而且可利用废旧塑料,成本低,价格上具有低于国外产品的绝对优势,为控释肥料的中试与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从1997年研制的小试产品开始到中试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产品,该项研发项目始终坚持在多种作物上进行试验与示范,根据试验的数据与结果进行产品质量的反馈,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各种配方,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区建立了上百个试验与示范基地,进行定点和定位试验与示范,同时在美国6所大学和美国农业部3个试验站设立了12个定位试验,使控释肥产品能适用于各种作物、各种土壤和各种生态条件。目前,已建成投产的热塑性和热固性树脂包膜的自动化工业生产线万吨;已建成投产的硫和硫加树脂包膜控释肥工业化生产线万吨专用控释掺混(BB)肥工业化生产线,实现了包膜控释肥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工业化生产的目标,研发出既能走向世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各种作物控释肥新品种,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包膜控释肥工业化生产技术体系与产业化模式,构建了我国新型控释肥料创制研究、开发生产、质量检测、产品标准、田间应用效果的评价体系与理论框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获得创新性成果。

  缓控释肥料产业几十年间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包膜材料价格昂贵,使产品售价过高,无法实现大田作物大面积施用。山东金正大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在此难题上取得技术突破,使产品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产品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50%-60%,使贵族肥料进入广袤农田已经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强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该公司产品已经成功打入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发展国家,为中国的民族肥料产业树立了一面旗帜。

  从我国缓控释肥料行业发展的轨迹看,存在着行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之间的诸多壁垒。前期大多是在研究机构从事技术研究,少有企业参与,这是我国缓控释肥料行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整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关键原因。而缓控释肥料行业现阶段企业重点搞生产的做法同样会带来诸多问题。目前,一些化肥生产厂家通过引进、转让等形式获得技术进行产业转化生产,由于研发资金的投入不足,无法保持技术的持久性研发,而就技术本身而言无法保证研发的延续性,这极不利于保持缓控释肥料技术的领先性,此种问题需要创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体制来破解。对此,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成功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破解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难题。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科技研发体制的做法是:不是一次性买断技术的使用权,而是采取与研发机构和研究人员长期战略合作,让研发人员与企业发展仅仅捆在一起,这就使技术的研发时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也为企业提供了不竭的科技动力。

  就技术市场来看,众多从事缓控释肥料技术研发的机构和个人纷纷使研究成果进入市场,这利于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但目前中国的缓控释肥技术市场存在着“都说自家瓜甜,别人皆非正果”的现象。如此,不仅造成技术市场的混乱,更重要的是造成技术重复研发,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影响了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针对缓控释肥料产品市场的混乱局面,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产品国家标准与行业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规范正常的产品市场秩序,促使那些产品不合格的生产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与力度,对于按照国家标准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的企业坚决取消缓控释肥料生产资格,如此既维护了缓控释肥生产企业的合法利益,也净化了产品市场,维护了消费者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目前,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纲要(2005――2020年)等国家文件和规划中,都把缓控释肥料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方面,应在研发与市场产品使用上给予政策扶持和补贴,如给予研发科技配套资金或者信贷方面的支持和生产企业在产品生产、运输、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等等。

  对于产品使用可参照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由于缓控释肥料可以减少施肥对环境的污染,缓控释肥料成本的增加应由全社会来承担,对于使用者给予政府政策性补贴,比如,美国佛罗里达州,为提高肥料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实行使用缓控释肥料可获取每英亩20-30美元的政府补贴。同时,将缓控释肥料纳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计划,通过农业部门的各级农技网络促进产品推广与社会认知。

  3、建立国家级的技术研发工程技术中心或者科技研究中心,保证行业技术的研发。

  目前,缓控释肥料的技术研发都是研究机构或者生产企业的自发行为,可通过国家发改委或者国家科技部等部门建立国家级权威的技术研究工程中心,组织系统性、高层次、延续化的技术研发,如此可有效解决目前行业中存在的低水平重复研发、恶性竞争、科技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问题。

  在现有研发体制短期无法打破的情况下,可通过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机制、搭建研究机构与企业平台等方法,加快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尤其是可借助企业的资金与品牌等优势推动产业化发展,培植行业的龙头企业与知名产品品牌。

  同时,为更好地加速中国缓控释肥料行业的产业化发展可组建由研究机构、生产企业、销售单位组成的中国缓控释肥料产学研战略联盟或者中国缓控释肥料协会,形成缓控释肥料技术研发学科群与产业化生产的产业群,并把二者紧密结合或者联合在一起,更好地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应利用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节能减排的有利契机,大力宣传缓控释肥料对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社会资源消耗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中树立缓控释肥料的良好形象,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从世界缓控释肥料行业发展看,价格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我国在产品生产成本上比国外同类产业大幅降低,但还需要在包膜材料和制造工艺选择上进一步创新,还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企业享受政策补贴扶持等手段,使产品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让缓控释肥这一诞生后就被国外称作“贵族肥料”的产品真正进入平常百姓的广袤农田。

  7、重点扶持建设缓控释肥料生产基地或者产业集群,创造中国的缓控释肥料世界品牌。

  1.1自然环境恶劣由于历史原因,四川地区位于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带,自然灾害频发。四川地区地貌特征多以山地、高山、高原为主,由于如此复杂的地形,导致其水土流失严重,不仅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而且经常出现局部沙尘等恶劣天气。特殊的地形还经常引发地震灾害和冰雹、雷电、大风、暴风雪等气象灾害以及泥石流等衍生灾害。这不仅是四川地区贫困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发展新型现代农业必须突破的自然难题。

  1.2农村基础建设薄弱,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污染环境比较严重。其主要表现在:四川地区大部分地方处在边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导致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致使农民对新型现代农业技术知识的匮乏,阻碍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在这些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牛耕作业普遍;同时,农村污染较为严重,如许多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农村卫生院设施条件普遍较差。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四川地区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

  1.3农民综合素质较低由于历史原因,四川地区的文盲和半文盲基本上集中在农村,这些人接受科技知识和应用技术的能力很差,综合素质发展进程比全国水平落后好几年。近几年四川地区的农民虽然人均纯收入有所提高,但其收入水平比城镇居民相差甚远。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有限财力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使经济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农民综合素质低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是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障碍。

  1.4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观念落后由于历史原因、近似封闭的生活环境、习俗文化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农民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这些保留着封闭生活传统和方式的农民对现代科学农业技术的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四川地区由于农村大量身强体壮和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外出打工,而留守人员大都是文盲、半文盲以及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孩子,这些人知识缺乏,种田不科学。这些低素质的人群成为影响新型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原因,农民思想保守,观念封闭导致这些人排斥新型的、先进的、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知识和信息。

  1.5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三农”投入严重不足对于四川地区而言,发展新型现代农业技术的最大障碍是各级党政府的领导同志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识不到位。四川地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负增长,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提供配套设施等方面工作进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农村发展的速度。政府还在补充、修改和完善农业政策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投入进展缓慢。虽然每年都有少量的资金投入,但相对农村的需求来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在偏远的农村则尤为突出。政府在“三农”政策中投入力度的不足间接的制约了四川地区在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由于传统农业效益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可以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羊,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为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顺利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是关键,职业技术院校务必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潜能,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前列。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服务或经营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从事农业的人员。

  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资源、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劳动力,主要是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二是服务型职业农民,有一定农业服务技能,并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主要是农村经纪人、农村信息员、农机服务员、动物防疫员、植保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三是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中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主要是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是有中国特色农民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助于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与合理配置。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要是劳动力统筹,在农村劳动力尽快融入城市的同时,必须提高农业、农村吸引力,让一批高素质劳动力留在农村务农。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现代农业对能够操作使用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掌握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新型职业农民需求非常迫切。随着家庭农场和大规模生产的种养大户增多,农业生产加快向产前、产后延伸,分工分业成为发展趋势。拥有较强经营能力,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求。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就是培育新型经营体系的核心主体。今后中国农业的从业主体是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教育对象不平衡,后继劳动力教育较强、在职农民教育相对较弱。现有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小、层次低、培训能力不足,不能充分满足大规模培养职业农民的需要。

  由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量大、面广,基础薄弱,与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总体投入不足。目前农业生产领域的职业培训需求高达1亿多人,但目前全国每年接受系统培训的农民不到5%。二是教育培训层次不够丰富,高层次培训不多。现有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分散,缺乏统筹协调,出现低水平重复培训现象。学历教育、广普性培训、证书培训等层级结构不配套,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职业需求的职业教育培训和综合培训规模不够,尤其是高层次创业培训缺乏。三是现行职业教育未惠及农民。农民受生产、生活、时间、地点和经济负担的多重制约,无法脱产读全日制职业学校,缺乏适应农民边生产边学习的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四是培训能力不足。实训基地及优秀师资缺乏、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对农民培训需求把握不准、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同时对培训质量和效果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估。

  2014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要求,突出强调“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这是统筹城乡、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农民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扶持,重点是要构建包括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相互衔接、有机联系的国家制度体系。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标准化、专业化水平。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构建和完善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机构为主体,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及农业大学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尤其是农业职业院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充足,应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职业技术教育潜能,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

  (三)建立农民培育制度。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对象,根据从业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生产经营型分产业、技能型按工种、社会服务型按岗位开展系统培训。采取“就地就近”、“农学结合”等方式开展培训。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帮助新型职业农民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市场变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

  (四)加强培养农业后继者。在做好现有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还要以保证农业后继有人为目标,开展农业后继者培养,吸引农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创业,支持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招收农村有志青年,特别是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专业大户的“农二代”,培养学农、爱农、务农、懂农的农业后继者。

  将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细化落实到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社会化服务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的政策措施。通过设立教育培训专项或争取农科职业教育资助政策等,落实教育培训经费,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主要转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1] 张宝文等.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陈良伟等.现代农业背景下的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浙江现代农业,2010,(3):23-27.

  [3] 郭智奇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13.

  [4] 倪慧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研究.世界农业,2013,(3):134-137.

  新型农民农业技术创新存在困境,技术创新缺乏政策资金支持,经营模式受到制约,需要市场化经营导向,提高创新技术推广率。首先,新型农民在农业技术创新上农民缺乏政策与资金的支持。目前以新型农民农业技术创新政府关注较少,在政策与资金上缺乏支持。新型农民在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的都是自行承担试验费用。只有农业创新技术成功后,才能获得相应经济效益。这对于新型农民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由于无法从发明和专利中获得必要收益,又没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农民发明家的发明之路总是走得格外艰难。”

  其次,农业经营模式制约了新型农民农业技术创新的意愿。美国的夏威夷大学研究表示,只有规模在120亩以上的农业规模经营才符合经济合理性原则。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没有足够的经济效益,削弱了新型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动机。再次,新型农民农业技术创新缺乏引导。新型农民农业创新技术应该以生产力强实用性强的技术为主,以适合市场化经营为导向。最后,新型农民农业创新技术推广率过低。“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率只有30阶40%,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成果推广率也只有60%左右,平均推广度(实际推广规模与应推广规模之比)为43.6,而德国、英国、法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率平均为50%一60%,美国己达80%一85%。”新型农民农业创新技术推广普遍采取自下向上,周边辐射的方式。由个人向周边村镇扩散,推广速度较慢。还要受到区域、文化、市场、政府等影响。

  针对当前新型农民农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从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推进规模经营、引导经营导向、完善推广方式这四方面着手。首先,政府对新型农民在农业技术创新上给予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政府应着重新型农民创新技术,增放对农业创新技术的投资力度,为农民农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重视乡土知识,将农民纳入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改革现有的科技体制,国家承担起农民自身技术创新的引导作用,从制度上进行保证,使有创新能力的农民能够得到创新资金”技术的保障,促进农民的农业技术创新。”

  现代农业是全面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全面实行现代管理手段、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资料、努力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达农业。发展这样的现代农业,必须以新型农民为人才支撑。

  (一)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素质决定能力,素质决定水平,素质决定发展。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根本的区别就在于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农民,才能用现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现代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现代农业,用现代生产资料打造现代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现代农业。没有农民的高素质,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更新,就没有现代农业管理手段的变革,就没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就没有现代产业体系的完善,发展现代农业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说,现代农业是一种“素质农业”,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二)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当今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必须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强劲动力。农民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掌握者和运用者。拥有较高科技素质的新型农民,能运用新的农业技术,实现科学技术更好地向生产成果转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说,农民的科技素质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现代农业能否实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说,现代农业是一种“科技农业”,需要高科技素质的新型农民。

  (三)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经营管理素质。现代农业,不再是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而是大规模的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农产品也不再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而是彻底地由产品转化为商品,要占领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只有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才能驾驭千变万化的市场,才能冲破世界市场的“绿色壁垒”,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说,现代农业是一种“经营农业”,是一种“管理农业”,需要具有较高经营管理素质的新型农民。

  《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对新型农民的准确定位,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视野下来思考,“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具备新理念。思想指导行动,理念推动创新。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新型农民必须具有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理念。这些新理念包括具有团结合作的理念,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富于组织性、生产经营及生活方式趋于组织化,这要求新型农民要克服单打独斗、一盘散沙的状态,融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产业链之中,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具有开放包容的理念,现代农业是一种开放的农业,这要求新型农民要克服封闭自守、安于现状的状态,敞开胸怀,打开视野,借鉴国际社会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既要吸收国际先进农业的合理因素,又要打造我国现代农业的特色元素。具有敢于创业的理念,现代农业是一种创新的农业,这要求新型农民要克服小富即满、小富即安、恐惧风险的状态,要敢于创造和追求新的生活,具有鲜明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新的就业观念,勤而致富,富而思进,进而文明。

  (二)成为新主体。这种主体性强调,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农民应该有这样一种主体意识、一种责任意识。是否拥有真正的主体性,是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根本区别。改革开放之前的传统农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处于依附和依赖的地位,一切经济活动由国家和集体来组织,农民缺乏必要的自主性、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判断和创造性思维,也缺乏竞争压力和利益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现代农业中,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从事商品生产、扶持农民兴办乡镇企业、鼓励农民搞多种经营和基层民主管理活动,农民的主体性逐渐增强,在勤劳致富愿望的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主体性力量。他们不仅意识到了自己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而且通过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大显身手,发挥了主体作用,为从整体上向当代新型农民过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三)掌握新知识。现代农业是知识密集型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知识化、智能化。这就要求新型农民必须掌握新知识,包括基础性知识,比如最基本的农业相关知识,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人才专业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前提;包括跨专业知识,包括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种、养、加技术知识等,现代农业是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只有具备跨专业知识,尤其是相近专业的知识,才能在生产中较好地开展工作;包括前沿性知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现代农业大大缩短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新型农民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劳务经济等方面的一技之长,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产业创业开发能力,成为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带头人。

  (四)学习新科技。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先进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知识日新月异。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背景下,培育新型农民必须以“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具有优化的知识结构”为特征。这样的新型农民必须有科学的理念,用国际国内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武装头脑,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掌握高效实用的农业新技术,如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生态及植保技术、以自然养猪法为代表的先进畜禽养殖技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的沼气技术等。

  培育新型农民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政府责任是根本,加强教育是基础,创新培养模式是重点,营造环境是关键。

  (一)统一认识,强化政府责任。统一认识,强化政府责任是培育新型农民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培养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归根结底,要由千千万万个具体的新型农民来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的素质决定着最终的成效。因此,新型农民的培育,就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问题。尊重新型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新型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政府责无旁贷。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培育新型农民将贯穿于整个过程。这也决定了新型农民的培育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有长远规划,有大量投入。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扶助和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把培育新型农民纳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育新型农民。

  (二)加强教育,提升综合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其综合素质,必然要加强教育。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农民队伍的素质。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要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二是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把农村文化教育和科普教育结合起来,适当设置相应的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乡镇企业等专业及课程,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三是实施专项技能培训工程。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要提供对农民开放的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改善传统的务农方式,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劳动力就业能力。

  (三)创新模式,确保培训效果。现代农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培养新型农民必须贴近生产实际,进行实践锻炼,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区分层次,划分类别,创新模式,确保效果。一是培训模式要活。可以采取“学校+园区”培训模式,利用学校,培训农民最需要的农业基本知识,又可采取到现代农业园区参观学习的模式进行实例教学。二是培训手段要活。既可采取理论教学手段,又可采取实践教学手段;既可以采用传统的讲解方式,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式;既可请农科部门领导、农业院校专家作专题辅导,又可邀请现代农业一线的专家能手传授方法。三是培训方法要活。可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讨论、经验交流与现场观摩、座谈讨论与岗位竞赛相结合等培训方法。总之,发展现代农业,培训新型农民,要立足实践,多措并举,不断创新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型农民培养机制。

  (四)改善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新型农民成长、发展、壮大的环境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因素。国以才治,政以才兴。现代农业也会因培育出大批新型农民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营造培育新型农民的有利环境。一是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培养新型农民是塑造人的伟大事业,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全社会来关心支持。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阵地的作用,通过广泛的宣传,让全社会都认识到新型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真正形成重视、培养、支持新型农民的共识。二是营造有利的思想环境。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问题上,要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高度重视新型农民的培育和使用、发展和成长工作,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新型农民劳动、尊重新型农民创造、尊重新型农民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把各地建设现代农业与培养新型农民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运用制度的刚性力量来鼓励新型农民创业、激励新型农民发展、关怀新型农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