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对于广大涉农高校来说,要把培养农业农村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摆在重要位置,引导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增强“知农、爱农、兴农”情怀,补齐培养单位实践培养环节的短板,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近年来,科技小院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辐射带动全国涉农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引导研究生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为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出一份亮眼答卷。据统计,2009—2020年间,科技小院累计服务贫困村近600个,贫困户4.85万户,贫困人口17万余人。一大批科技小院发展势头良好,探索了有益经验。
同时,科技小院能够提高研究生“三农”认知水平,拓宽知识面,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常驻科技小院,扎根农村生产一线,才能面对面了解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现实需求,第一时间“听诊作答”;才能“零距离”“零时差”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学生们在科技小院边实践、边研究、边服务,既是学生,更是农技人员和培训老师,打通了科技知识传播的“最后一米”,实现了农业科技与“三农”需求的紧密对接。因此,科技小院是集“科技兴农、产业开发、科普教育、农民培训、人才培育”于一身的综合体,是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培养载体。据统计,2009—2020年间,先后有800余名校内外导师和1500多名研究生参与到科技小院的建设运行中,制定技术规程113套,创新单项技术284项,制作农民培训材料276套,宣传展板600余幅,田间观摩辐射8万余人,累计线余万人。越来越多的农科学子在科技小院里成长成才,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完美结合。
“十四五”时期,应找准着力点,更好地发挥科技小院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示范作用。
紧扣乡村产业振兴需要,让更多农科学子在广袤乡野释放青春光热。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要充分发挥科技小院的作用,帮助当地找准发展优势、发展富民产业。在助推产业振兴过程中,推动涉农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农业农村发展紧密结合,引导广大涉农研究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生产需求,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乡村振兴中挥洒青春汗水。
更好释放社会效益,让更多农民挑上农业科技的“金扁担”。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涉农学生对“三农”认识程度较低、知识面较窄,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科技小院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服务以及技术和物资支撑的效果明显,实现了农业科技“从田间来,到田间去”。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将科技小院纳入当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支持科技小院面向“三农”做PG电子 PG电子平台好科技服务和科普培训宣传,引导和帮助更多农民挑上“金扁担”,让他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头脑”,培育更多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发挥“科技小院”力量。通过科技小院,高校师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农业生产现场开展农业教育培训。科技小院是技术创新与科技传播接驳的重要“码头”,对于促进科学知识普及、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网络素养、培育现代农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要探索更多实施机制,加快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PG电子 PG电子平台型职业农民,在帮助农民“富头脑”的同时,鼓励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在广袤的田野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多方共赢。
(作者:黄庆华,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高建进、王建宏、张文攀、禹爱华、龙军、李慧、王胜昔、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庹炼、陈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