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15364594329

PG电子“好品山东·熠动鹏城” 鲁深融合发展(优质农产品走进大湾区)推介会暨深圳市山东商会十周年庆典发布日期:2023-09-24 浏览次数:

  山海不为远,粤鲁一家亲。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国家战略,加快鲁粤两地农业经贸合作步伐。9月22日,“好品山东·熠动鹏城——鲁深融合发展【优质农产品走进大湾区】推介会暨深圳市山东商会十周年庆典”在深圳市成功举办。为认真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抢抓发展机遇,在省工商联、省农业农村厅和滨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以绿色优质农产品为切入点,促使更多的“好品山东”优质产品走进大湾区,打通粤港澳大湾区消费端,助力我市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

  滨州市地处山东省北部、渤海湾西南岸,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96.7万,现辖四县两区一个县级市和三个市属开发区,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武圣孙子、汉孝子董永、政治家范仲淹、帝师杜受田的故乡。滨州因地处“渤海之滨、黄河之州”而得名,具有大海、大河的胸怀和气魄,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品质城市。滨州区位优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港口机场立体交通格局加速构建,成为重要战略节点城市。滨州文脉流长,黄河文化和齐文化在这里发祥交融,孕育了著名军事思想家孙武、政治家范仲淹等名人先贤。滨州生态秀美,94公里黄河穿境而过,126公里海岸线蜿蜒流长,是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国东部地区土地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滨州产业雄厚,培育出高端铝业(4478亿元)、精细化工(2322亿元)、智能纺织(1738亿元)、食品加工(1846亿元)、畜牧水产(1535亿元)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去年全市规上工业营收达9955亿元,列全省第3位,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滨州是传统农业大市,2022年全市粮食总产375.26万吨,创历史新高,滨州市人均粮食产量列全省第3位。今年夏粮又获得丰收,总产191.5万吨,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近年来,我们坚持集群发展,现有沿黄小麦、肉牛、大豆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产业主营收入列全国地级市第1位;畜牧水产产业突破1500亿元,肉牛屠宰量列山东省第1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5亿元,增速4.6%,列山东省第5位。我们坚持品牌赋能,培育出中裕、西王、香驰、三星等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食域滨州”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玉米油、芝麻食品、盐田虾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50%、40%。我们坚持绿色低碳,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小麦、玉米、大豆原料综合利用率98%以上,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率94%以上,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均在90%以上。粮食加工转化增值率达3.5:1,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今年我们也启动了全省首个农业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填补了全省农业碳汇交易的空白。

  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创品牌、保质量、兴产业”目标定位,精心策划并打造了“食域滨州”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推出了沾化冬枣、阳信鸭梨、滨州对虾、渤海黑牛、洼地绵羊、青阳小米、长山山药、惠民香菇、金丝鸭蛋等独具特色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了省级知名区域公用品牌5个、省级知名企业产品品牌41个,品牌带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2019年12月正式签约成为粤港澳农产品供给对接城市以来,多措并举,大力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平台,先后组织4批12家优秀农业企业申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与加工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已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9家,加工企业6家,总数全省第二位。

  按照“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品牌引领,带动粮食、畜牧、水产、果蔬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粮食方面,滨州是全国唯一一个粮食食品产业经济超千亿元的地级市,粮食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846亿元,被授予全国首个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培育了“西王”玉米胚芽油、“中裕”小麦系列产品、“十里香”香油等品牌产品。畜牧方面,通过实施“青海千牛万羊进山东,滨州牛企联内蒙”工程,探索实践了肉牛产业从农牧业结合到农牧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2022年畜牧业实现产值1256亿元。特别是阳信县作为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第一牛县”,肉牛产业总产值达500亿元。培育了渤海黑牛、“鸿安”牛肉等品牌产品。水产方面,中国毛虾、三疣梭子蟹、滨州对虾等水产品独具特色,特别是对虾养殖面积80万亩以上,年产量11万吨,占山东省产量的一半以上;卤虫卵年产值12亿元,交易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果蔬方面,冬枣、鸭梨、蜜桃、水杏等名优果品驰名中外,果园面积95万亩,果品产量58万吨;蔬菜面积85万亩,总产235万吨。沾化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产业优势区,沾化、阳信、无棣、惠民、博兴、邹平等县市区分别被评为“中国冬枣之乡”“中国鸭梨之乡”“中国枣乡”“中国蜜桃之乡”“中国优质西红柿之乡”“中国山药之乡”。

  滨州市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七县区全部创建为省级和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一是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全力推动农业绿色生产,组织专家修订完善各类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130多项,依据农业标准体系组织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60万亩。二是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市县乡三级监管网络,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强化农业投入品源头治理,遏制禁限用农药使用。在山东省率先推行韭菜专用二维码追溯捆扎带,并积极推广。大力推行质量安全合格证制度,品牌创建主体纳入平台监管范围,实现了农产品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监管。三是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全市有8家检测中心取得“双认证”检测资质,实行月抽检、月通报制度,每年开展农产品质量抽检4000批次以上,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四是完善质量认证体系。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制定落实奖补政策,调动生产经营主体认证积极性,目前全市“三品一标”总数达到675个,其中,地理标志产品35个。

  滨州市依托特色产业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打造粮食加工、畜牧水产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一是培育了一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全市各类农民合作社达到1262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9家,省级示范社206家,市级示范社238家。合作社成员总数达19.66万个,实现经营收入43.3亿元。二是培育了一批大型精深加工企业。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50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78家。以中裕食品、龙凤面粉、玉杰面业为代表的小麦加工企业,年加工小麦232万吨;以西王集团、三星集团为代表的玉米油生产企业,年加工玉米400万吨,年加工能力稳居全国首位,占据了全国30%以上的玉米油市场;以香驰集团、渤海油脂为代表的大豆加工企业,年加工大豆390万吨;阳信县年屠宰肉牛120万头,屠宰量列全国第一位。国家级玉米、大豆、小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级牛肉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落户滨州,滨州成为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棉纺加工基地和肉牛加工基地。三是培育了一批三产融合发展主体。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为载体,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166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0个。中裕食品公司坚持“吃干榨净、融合发展”打造了“小麦育种-种植-收储-精深加工-餐饮服务-废弃物转化-畜牧养殖-肉制品加工-沼气利用-小麦种植”的全国最长的小麦全循环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壮大品牌企业,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多更优的品牌农产品。同时,期望更多的企业家到滨州投资兴业,实现合作共赢。PG平台PG平台